前不久印度一只四眼两嘴巴的小牛上了热搜,时不时也有人转发牛在寺庙跪拜或者临被宰杀前下跪的视频、图片,令人泪目。那么中国古代书籍里有类似的记载吗?从今天开始,我们分几个章节从浩如烟海的古代书籍中寻找答案:
桓冲镇江陵,正会,当烹牛,牛忽熟视帐下都督,目中泪下。都督咒之曰 :“汝若向我跪,当启活也 。”牛应声而拜,众皆异之。都督复曰 :“谓汝若须活,遍拜众人 。”牛涕泪如雨,遂遍拜。值冲醉,不得启,遂杀牛。冲闻,大怒都督,痛加鞭罚也。(出《渚宫故事》)
意译如下:桓冲(东晋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)镇守荆州,元旦这天,正是杀牛烹煮的时候,牛忽然盯着帐下都督看,眼中满是泪水。都督对牛咒说(咒,迷信的语言表达方式,以期待调动灵异事件的发生):“你如果向我跪拜,我就请求让你活命”。牛应声跪拜,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奇异。都督又说“你要是想活着,还必须向在座的人一一跪拜。”牛泪如泉涌,一一跪拜。但是,此刻桓冲已经喝醉酒了,都督无法向他请求不杀牛,最终还是把牛杀了。桓冲酒醒后,听说了这件事,大怒,对都督痛加鞭罚。
在农耕文化的古代,耕牛是严格受保护的,所谓“诸侯无故不杀牛”,更不用说民间平民百姓了。这个故事也是“荆牛”、“荆牛烹”两个汉语词语的来历(喻乞怜仍难苟活。),明代有诗为证,“荆牛烹可待,国狗噬何狂!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