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搏的测量是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方法之一,通过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心率、心律以及血管的基本状态。常见的测量部位包括桡动脉、颈动脉、股动脉等,其中桡动脉测量最为常用,其操作简便且安全,适用于大多数情况。掌握正确的脉搏测量方法,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、健康监测以及日常保健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进行桡动脉脉搏测量时,测量者需让被测量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,最好取坐位或卧位,手臂自然放松、伸展,手掌心向上。测量者用自己的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,并拢轻按在被测量者手腕大拇指一侧的桡动脉上,力度以能清晰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,不宜过重或过轻。计数时,开始计时,数1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,即为脉搏数。如果时间有限,也可先数30秒内的脉搏跳动次数,再将结果乘以2,得出每分钟的脉搏数,但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一定误差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测量1分钟。对于一些特殊情况,如心律失常患者,脉搏测量可能会出现脉搏短绌现象,即脉搏次数少于心率次数。此时,测量者应延长测量时间,最好测量2-3分钟,取平均值,以尽量减少误差。此外,在测量过程中,不仅要关注脉搏的次数,还需留意脉搏的节律是否整齐、强弱是否一致。正常情况下,脉搏跳动节律整齐,强弱均匀;若出现脉搏跳动忽快忽慢、间隔时间不等,或强弱明显不同,则可能提示存在心脏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。除了桡动脉,颈动脉测量也较为常用,主要适用于急救等特殊场景。测量时,被测量者取仰卧位,头后仰,测量者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在喉结旁开2-3厘米处的颈动脉上,感受脉搏跳动。但需注意,颈动脉测量不可双侧同时进行,以免影响脑部供血。股动脉测量一般在需要检查下肢动脉搏动情况时使用,测量部位在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处,测量方法与其他部位类似,用手指按压感受脉搏。
脉搏异常说明什么问题
1、脉搏过快:安静状态下,成年人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即为心动过速。这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引起,如运动、情绪激动、饮酒、喝咖啡等;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,如发热、贫血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心力衰竭、心肌炎等。
2、脉搏过慢:安静时成年人脉搏每分钟低于60次属于心动过缓。生理性原因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或运动员,其心脏功能较强,心率相对较慢;病理性原因则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,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、颅内压增高等全身性疾病。
3、脉搏强弱不等:脉搏搏动的强弱变化明显,可能与心脏瓣膜疾病、主动脉夹层、休克等有关。例如,主动脉瓣狭窄会导致脉搏减弱,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可能使脉搏增强且有力。